西南诡域:沉眠于北回归线上的未解之谜-《华夏禁区档案:长生诡藏》


    第(1/3)页

    北回归线穿过的滇黔桂湘地带,是华夏大地最后一片被原始迷雾笼罩的秘境。

    这里山高林密,谷深水急,千百年来孕育出的诡谲传说,比热带雨林的藤蔓还要稠密,比地下暗河的脉络还要错综复杂。科学仪器在这里常常失灵,现代文明的光辉似乎永远照不进那些被千年乔木遮蔽的幽深峡谷。

    在这片土地上,有些东西是“活”的——不单指草木虫兽,更指那些游离于认知边缘的、难以名状的存在。

    深山里,偶尔会有赶山人撞见一些神秘物件。比如一具半埋在腐殖土下的青铜棺椁,棺盖上铸着一张似笑非笑的人脸,嘴角咧到一个非人的弧度。

    最邪门的是,每逢雷雨夜,那棺椁的缝隙里会渗出暗红色的、带着铁锈腥气的粘稠液体,像在流血。若有人胆大靠近,甚至能听到棺内传来一阵阵极轻的、如同指甲刮擦金属的“咯咯”声,像是里面有什么东西在笑。

    没人敢开棺,老辈人说,那是古代僰人用来镇“地眼”的邪物,里面封着的不是尸首,是某种“债”,谁碰了,债就找上谁。

    僰人,一个仿佛被历史刻意抹去的族群。

    他们留下的悬棺高耸在绝壁之上,千年不腐。但比悬棺更神秘的,是他们供奉在洞穴深处的“石祖”——一尊尊没有五官、通体光滑的黑色石柱。

    石柱周围从不长草,虫蚁避行,用手触摸,能感到一种低于常温的、吸吮热量般的冰凉。有传言说,那根本不是石雕,而是某种从天外坠落的、沉睡的“核心”,僰人只是它的看守。

    看守了什么?又为何集体消失?答案或许就藏在那些无面石柱凝视的黑暗深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