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心不古-《骑驴仗剑》


    第(2/3)页

    从皇上到大臣,朝廷里所有的人对盐场的弊端洞若观火。

    只在盐这一项上大楚国每年就获利六千万两。国家税负的一半出自于此。盐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所以朝廷才会在盐场派驻几十名官员,小吏衙役上千人。单单是这些人的俸禄支出就耗费巨大。

    盐商为了购买盐引除了正常支出银两外还有打点从朝廷大臣到盐场小吏衙役一众人等。

    这一切花销最后都落在几万盐民的身上。只能靠压低盐价来获得。另一方面还要抬高盐的售价使得大楚国的贫苦百姓连盐都吃不起。

    谁都知道用渔网打水是不合理的。可是每一个人的利益都陷在里面,谁会跟自己过不去。谁会傻到从自己身上往下割肉?

    就是你有从自己身上割肉的勇气,难道你要与整个大楚国的官场作对吗?这样做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螳臂挡车最后被碾得粉身碎骨。

    “这些盐民现在还不富裕,可是已经能吃饱饭了。”肖严接着说道。

    “这里就没有人管理?没有兵丁看守?”汪藻问道。

    “原来有二三百流民军士兵在这里。不过现在也都回盐山了。盐民也不用催促干活,谁会与银子过不去?除非上万的乌骨大军到这里,否则这里的盐民不惧怕任何想到这里打劫的山贼草寇。”肖严答道。

    “不会又是铁铳的原因吧?”汪藻不由得脱口而出的问道。

    “汪大人也知道铁铳?”肖严吃惊的问道。

    “我怎么不知道?这一路上我已经看见好几处农家都备着铁铳。所以就想到这里也不会缺少这东西。民贫民弱才是治国的不二法门!也不知道这个长寿小师傅到底想干什么?”汪藻答道。

    “大楚国工匠天下第一!难道他们就真的造不出来铁铳这种东西?只是朝廷不想而已!如果铁铳这种东西泛滥开来,岂不是要天下大乱了吗?几百贼人造反就需要朝廷派几千甚至上万官兵围剿。如果贼人人人手里都拿着铁铳那还怎么围剿?”汪藻质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