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 对长安城百姓来说,蜂窝煤,是救命宝贝,解决了大家取暖问题。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有了蜂窝煤,以后冬天都不用担心。 往家里储备几百块蜂窝煤,就不担心天冷没有柴火烧。 但是,对于那些囤积居奇商家来说,就倒了血霉。 "崔掌柜,我今天已经把木炭价格下调三成,还是没有卖出去几斤。 再等下去,天气开始变暖之后,估计就更不好卖。" 南山木炭铺子是西市有数商铺,背靠崔家,几乎垄断了长安城五成木炭销售。 前段时间,崔家有大雪消息给到铺子掌柜。 所以铺子里特意高价收购其他铺子大量木炭,为的就是天气变冷大挣一笔。 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木炭价格一天一个价。 上午还能买到两斤的钱,到了傍晚可能只能买到一斤八两。 所以崔掌柜心情就不用说有多美,就连家中小妾都感受到自家老爷那几晚似乎年轻几岁。 但是,最近几天情况却是蓦然变化。 一种叫做蜂窝煤的东西,蓦然之间,就被传的人人皆知。 单单便宜的价格,把南山木炭铺子销售业绩冲的七零八落。 再加上有长安县和万年县等衙门出面推广,朝廷也在大肆采办,蜂窝煤很快就被普通老百姓接受。 原本想大挣一笔的南山木炭铺子,倒了大霉,库房中的木炭全部成了滞销品。 "降价三成卖不出去就降价五成,五成不行就八成,总之不能让货烂在手里。" 经商这么多年,崔掌柜还是有点魄力的,要不然崔家也不会让他来负责南山木炭铺子。 "崔管家,我们的木炭大部分都是前段时间高价收购,昨天降价两成,今天降价三成,再降下去就要亏本。" 伙计也是跟了崔管家多年,对崔管家自然也是忠心耿耿,生怕他没有想到这一点。 "我当然知道要亏本。但是以蜂窝煤这种态势,再不降价卖,亏的只会更多。 现在世家勋贵还坚持使用木炭,等到他们也接受蜂窝煤,谁还愿意再买价格贵好几倍木炭?" "这个蜂窝煤听说是晋王府弄出来的,这晋王不好好当他的纨绔,出来瞎捣乱。" 伙计不三不四的前往铺子门口开始吆喝,宣布木炭价格再次降价! 长安城的倒春寒持续半个月过去了。 但蜂窝煤销售却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卖的越来越好,可以说是风靡长安。 终究蜂窝煤不仅可以取暖,还可以用来做饭煮菜。 这大事情,自然也成了长安城勋贵和百姓们茶余饭后重要谈资。 五和居作为长安城有数酒楼,食客们话题自然也都离不开这件事。 "痛快!实在是太痛快了!长孙冲那家伙总是带着一帮文臣子弟和我们作对,老是看不起我们,没想到他们家也有今天啊。" 满脸横肉的年轻人一口闷掉了一大碗酒,发出了痛快的笑声。 说话的是尉迟宝林,算是程处默的铁杆基友。 长安四害,他们两各占据一个名额。 …… 房府。 "爹,这次长孙家丢人算是丢大了。" 房遗直作为房玄龄的长子,自然是知道自己父亲和长孙无忌经常政见不合。 虽然不能说两个人有深仇大恨,但是关系却是一点也谈不上和睦。 当然,表面上大家见了面还是有说有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