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是,在郝处俊他的眼里看来,能读书的都是人上人。 只有生在显赫阀阅家族之人,才有成才可能,才有读书资格。 哪怕是李治面前的七个读书人,也不乏有寒门出身,譬如李义府。 不过大唐的寒门,和后世寒门,含义是不同的,后世的寒门,是穷人、是草根。 唐初寒门,是相对高门而言。 譬如李义府,他就因为自己出身在寒门而自卑; 而郝处俊呢,他是县公之子,父亲曾经做过州刺史这样高官,甚至于大帅,也曾权倾一时。 可李义府呢,他的父亲不过是个小小县丞,也就是今天的副县长; 正因为这个‘卑微’的身份,让李义府自觉出身寒门,就在其他上品之家面前抬不起头。 李义府常为自己父亲只是县丞而觉得羞耻,为自己可怜寒门出生而自卑; 以至于他做任何事都如履薄冰,如履薄冰啊! 因为他很清楚,别人可以踏错十步、百步,而他只要踏错一步,便可能,万劫不复! 而在大唐如艾健一般的普通草根百姓,在这些高门世族的人家看来,就是蝼蚁了。 读书? 说梦话呢! 他们也配。 当然,持有这样观念的人,已经无关善恶。 这不过是历史传承形成的传统观念,人们已习以为常、与善恶无关。 历朝历代多少正人君子,他们虽然有着优秀的道德修养,但同样也是如此看法。 李治看出七个门生眼里的,疑问。 李治明白,在强大传统观念面前,不需要争辩,不需要讲神马仁义道德,讲也白讲,不如不讲。 于是,李治道:"这是一条新路,前人从没有走过的道路,是你们从未想过的道路!" 郝处俊等人很给李治面子,不反驳,以沉默,回应! 皇子嘛、又是自己恩主,虽然手段不太光明,但是终究是吃了人家的,嘴短嘛! "可是如果不去试一试,你们又怎么知道不能成功呢?万一呢,万一成功了呢!" 李治丢下这句话,继续保持笑容,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遭到,羞辱。 七个读书人像看傻瓜一般看自己,正因如此,更要保持微笑,营造出我很勇敢或者是我很神秘形象。 他们在像看傻瓜一样看李治,李治也在像傻瓜一样看他们; 呵呵,你们哪懂俺的大计划。 唉,夏虫岂可语冰! 呵呵,俺的大计划是神马,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奶爸都说了,翻天覆地! …… 天气渐渐入秋。 朝廷接连颁旨确定科举新政,这令已齐聚在长安数千举人多了几分希望。 新政举措无懈可击,总体而言,但凡对新政有所了解的,都觉得舞弊的可能,微乎其微,很公平。 紧跟着,考期日近,到了开考清早。 李庄格物学堂外头,已备好车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