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治微笑,言:"都说不能坐收渔利、赘食太仓,中秋帖乃书法珍品,珍贵异常,我怎么好厚脸收下呢,大师还是收回去吧!" 慈信即笑言。 "王爷此言差矣,心经对于我佛门来说堪称无价之宝,一份兰亭集序帖如何能表达佛门的谢意? 王爷乃书法大家,王爷的字画本就是书法珍品,兰亭集序帖是约定,而中秋帖则是换王爷书法珍品。" 呀,慈信的话,有道理啊,根本让我没法拒绝嘛。 李治便笑言:"既然大师这么说,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见到李治接受了,慈信大师这才从容不迫的拿起了书卷,神圣的打了开来。 瘦金体跃然纸上,不得不说李治的书法已经登堂入室,虽然是匆匆书写,但是用笔仍然有畅快淋漓之感。 不过,慈信、慈岳和辨机的注意力可没有放在书法上,他们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心经上。 他们心心念念了这么久,终于能一窥经文的全篇,哪还顾得上其他? 通读了一遍经文,三人长舒了一口气,这篇经文简直字字珠玑,具体该如何解读呢? 只是通读了一遍,如何能理解这篇经文的真意? 他们真恨不得立即回去诵读领悟经文。 慈信将书卷重新卷了起来,赞道:"王爷真不愧是书法大家,贫僧会将这份经文珍藏起来,多谢王爷赐经!" 李治笑言:"大师谬赞了!" 慈岳问:"这篇经文应该是出自天竺吧?听闻王爷通晓整个世界的地图,那王爷知道怎么前往天竺吗?" 李治笑言,"当然知道!" 他已经猜到了为何慈岳会这么问,但是他登时就想到,不对啊,这时候唐三藏还没有出发去天竺吗? 西游记里不是说了吗? "王爷真是博学!"慈岳赞道。 虽然李治很想谦虚一下,但是相比他们,李治的那点可怜的地理知识已经算是博学了。 感谢奶爸、感谢教科书! 慈信笑着问:"贫僧其实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听闻王爷正在李庄讲学,辨机年方治学,想来听听小王爷讲学,不知道可否方便?" 方便吗? 说实话,其实是有点,不方便! 不是佛门、道门的问题,道门李淳风在不在李庄这求学都无大碍, 而是因为房遗爱也在李庄求学,虽然他是一曝十寒,三天两头不来。 但终究他还是在这。 虽然高阳还小、父皇以后甚至都不会把高阳赐婚给房遗爱,且如今的高阳更不认识辨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