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呵呵,我的稚奴真的长大了、懂事了。" "唉,父皇,我真是为大唐操碎心呐,父皇,你到是说句话呀。" 李世民又笑,"你母后说你人小鬼大,还就没说错,这么小就操心你姐姐的驸马。行,朕知道了,朕心里有数。" "父皇,其实朝庭缺钱,是有办法解决的?父皇,可知道当今天下最缺的是甚么?" 李世民愣住。 怎么听着,好像朕才是儿子。 等等,这种感觉近来好像有过许多次呢,怪不得朕一直想看小九出臭,原来原因在这。 不过这小九看着就是欠揍,但朕又舍不得,唉,罢了,且听他说下去吧。 "缺粮?" 李治点头:"正是,这天底下,无粮不稳,谁有了粮食,则天下可定。 所以,儿臣才让老余在李庄想尽办法种植高产作物,就是为了将来,能够令我大唐可以抵御任何灾害。" 李世民显然对于高产作物是否丰收不抱有太多期待。 终究粮食问题,自三皇五帝开始,就是所有统治者心头大患,即使朝庭已经开始了江南大开发,也用上了二熟稻,关中也推广了高产新品种。 但即使如此,若遇到大旱、大涝、蝗灾等等天灾呢。 缺粮? 该缺的时候还是得缺,粮食就没有够吃的时候! 这都是靠天吃饭的呀! 李世民登时又问道:"那么还有呢?" 李治道:"第二件,便是财富。" 李世民听了失笑:"朕听你这样说,倒像是在听你说空话。" 是啊,傻子都知道,只要有足够的粮食,有足够的财富,那就算是个傻子,都能坐稳江山,这还需你小九来说? "物资财富都由朝庭宏观调控,乃是天下最重要的事。"李治顿了顿:"而今天下的财富在何处?" 宏观调控? 卧槽,这是新学问啊,肯定是奶爸教他的。 财富在何处? 卧槽,这是要说到根子上了啊! 李世民,神情凝重了。 等等,慢着! 他万料不到,李治蓦然谈起社会财富分配的问题,这就尼害喽! 以至于李世民左右四顾,目光落在姚公公和几个皇后娘娘侍候丫鬟身上。 姚公公本是听得入神,却在感受到李世民目光后,猛然明白,连忙识趣道:"奴告退。" 并且还把几个丫鬟一起叫上,与姚公公遗憾的走了。 此时此刻,没有人能比姚公公心里更惆怅,不就是要说到如何解决朝庭缺钱了么,侍候这么多年皇上,居然还对自己不放心,失败呀,白割了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