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儿臣就听说许多世家大族府库里,还藏着汉朝时的五铢钱。" 李世民忍不住大笑道:"哈哈,你说的是孔家吧?不会是孔文秀给你说的吧?" "咳、咳。" 李治便咳嗽掩盖尴尬,道:"父皇,这不是重点。儿臣的意思是朝廷只有解决这问题,才可以继而解决世族问题。 而当我大唐解决了此钱荒的顽疾,大唐盛世才可真正来临。" 李世民似笑非笑:"你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不过,你的意思是,让朕印钱?可这也不是好的解决方法啊!" 李治摇头,李世民所谓印钱,其实和打印的印是一样的。 从东汉开始,东汉朝廷就曾想过两种办法来解决问题,一种是直接在铜钱上印上五十株或者五百株的大字,然后告诉大家,这不是一文钱了,而是五十文和五百文! 这就叫印钱,显然,这是耍流氓! 结果呢,大家都不认可你这“神钱”,你要是拿出一枚上头写了五百株的铜钱出来,想去找人买货物,人家还不得打死,你! 还有一种,就是铸造铁钱,或者是含铁量高的钱,而这效果也十分的差,因为大家只认上好的紫铜钱,于是乎,就造成了劣币淘汰良币! 于是,人们纷纷将上好紫铜钱藏在家里,都拿那不值钱的劣币去作交易,最后结果就是整个货币体系崩溃,反而那些家里藏着上好紫铜钱的良币的人家得了便宜。 李治就道:"有一种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多铸,紫铜钱。" 李世民总算明白了李治的意思,原来不是印钱,而是规规矩矩地铸钱,不过…… 于是,李世民就提出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多铸,这紫铜从哪里来?" 铺垫了这么多,李治终于掀开底牌。 "说来真是巧了。儿臣在未出征吐谷之前,恰好请人去鄠县勘探。你说巧不巧,正好发现这鄠县里有大规模的铜矿和金银矿,还有煤、铁……" "鄠县,哪一个鄠县?" "就是父皇上次、赐予儿臣的、这长安西北的那块封地啊。" 李世民:"……" 这事,迟早会暴露,李治与其耍个小聪明暂时不被李世民发现,还不如李治自己老老实实说出来。 也许,父皇会假装不知道; 也许,是因为他最近一直忙着关注吐谷浑的事,没有注意到。 但是也不可能呀,当时去了辣么多纨绔、带了辣么多人去,又是凿眼,又是放炮的,动静辣么大,怎么可能没有被百骑司发现呢? 可看父皇这表情,又不像是早就知道,难道是因为那儿实在太穷,任你弄出天大动静,百骑司也不会浪费精力关注吗? 极有,可能! 李世民惊讶不已:"你的意思是说……" "正是,"李治苦笑:"若是父皇想要收回儿臣鄠县封邑,儿臣绝无怨言。" 李世民:"……" 随意赐给李治一块封邑,里头就有铜金煤铁,瞧这李治高兴的都掩饰不住了,估计这含量还不会,小了! 也不对呀,为啥奶爸给的大唐矿藏资源地图上就没有呢? 难道是奶爸故意隐去了这块地方,专门留给小九的? 是了,一定是了。 卧槽,想到这里,李世民心内一惊,难道是奶爸早就谋划好的? 这奶爸,果然恐怖! 既然是奶爸有深意的举动,于是,李世民也想看看这深意效果如何,沉默良久,他终究道:"既是赐了你,朕何来收回之说,你以为朕会食言而肥?" "不,不。"李治拨浪鼓似摇头:"父皇言而有信,正是儿臣学习榜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