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世民又生龙活虎、悬河泻水当殿责骂足足三个时辰,方才罢休。 到了第三天、第四天…… 前几天,那些反对的领头羊,接连被人弹劾,查出他们以往各种过失,有的被罢官,有的则被直接下狱。 直到了第七天,文臣百官们才纷纷表示,新式科举有益于国、有益于民,乃前所未有之善政,实乃大唐与前朝之大别也。 大家吧啦吧啦,纷纷举例说明历朝历代兴亡之得失,无不赞颂当今陛下圣明,有此新式科举作为国策,大唐必兴。 文臣百官表示欢庆歌舞,当然,李世民觉得有几个家伙,虽也唱赞歌,却有阴阳怪气之嫌,他竟然连此也不放过,于是又当殿大骂。 李治也被拎来上朝,连续参加了七次朝会。 七次啊! 脑子里满满全是父皇斥责臣子的话语,从上古三皇五帝一直骂到了前朝隋炀帝,上下三千年,举出无数事例。 然后还要从别人的家族渊源开始骂起。 你杨氏当初不就是汉高祖击项羽,杨喜跑去分了项羽尸首才得了大功,被封了赤泉侯的吗? 若无杨喜当初这个立下了战功的祖先,何来今日你们,你还敢说你杨氏诗书传家,你们也配! 你们王家,……。 你们崔家,……。 李治有些怀疑人生了,父皇充沛至极的体力,是这连续七场朝会的物质保证! 仿佛凡事他一旦铁了心,便决计不能容忍他人质疑,谁敢质疑,不但直接撕破脸面,当场羞辱,还要想方设法寻找其罪过,罢黜下狱治罪。 果然,父皇还是那个父皇,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从前温和的面貌都是骗人,一旦触及到根本利益,父皇不会介意再来一次玄武门。 世俗的道德,根本不是评价帝王标准,他的一句”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便可秒杀一切。 李治下了朝后,还是觉得自己的脑子里嗡嗡作响,父皇那些喝斥怒责的话语,仿佛还在耳中缭绕,他也只好苦笑以对,这真的很刚,他也只能五体投地拜服。 其实他倒是希望将科举的内容完全变成初高中课本内容,就如同奶爸那边的高考。 不过,可能、也许,哪怕是皇帝李世民,也未必能真心实意完全认同教科书中那一套,包括那国企的建立,李世民也只是先搞个试点试试瞧。 终究,上千年的积习和认知,哪是能说改就能改的。 你若是现在就嚷嚷,我们站立的世界不仅是个大球球,它还在不断地打着转,估计不只是李世民、甚至全大唐的人,都能炸裂半年。 所以,现在这新式科举,能增加通识题的份量,就已算是很给脸面了。 奶爸说,步子不能迈得太大,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蛋!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