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世民是个极擅长隐忍的人,哪怕是不喜,也绝不轻易显露。 李治就不一般了。 哼,这家伙居然跑来拆台,而且还是在我李庄的地头上,你是来砸场子的吧! 于是,李治便朝孔颖达笑了。 孔颖达见李治这样盯着自己,还朝自己笑,毛骨悚然,道:"九皇子,你这是做甚么?" 李治笑着道:"夫子,小治在思考。" "思考,思考甚么?" 李治感慨道:"我在思考孔夫子是否是先圣的弟子。" 先圣便是孔子,贞观二年,李世民专门在国学设置了孔子庙堂,改以孔子为“先圣”。 孔颖达吃了一次亏,所以这个时候知道自己必须冷静,万万不能因为李治的挑衅,而恼羞成怒。 最后又被这个小家伙拉到拙劣水平,去做无谓的口舌之争! 于是孔颖达稳住心神,只平静的道:"当然。" 李治就道:"可是孔夫子和先圣所说的为何有着天渊之别呢?先圣在的时候,提倡的乃是有教无类。 他的诸弟子里,甚么人都有,可到了孔夫子这里,也自称读的乃是圣贤书,却怎么满口君子劳心,小人劳力了呢? 孔夫子,你既为圣裔,咋就长歪了?" 长歪了? 你确定,这不是拐弯抹角地、骂人! 孔颖达要吐血了,想好了不和李治做口舌之争的,可这小东西,把自己的祖宗都搬出来埋汰自己了,这还了得? 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你,莫要欺人太甚!" 明伦堂里,气氛蓦然紧张。 事实上,此前不少人认为李治只不过在这李庄胡闹。 不会有人在意这个小家伙玩出甚么花样出来。 可观现在的成效,仿佛成绩斐然啊,众人心中一凛。 固然还有许多人自诩世家大族,所看的书,无一不是上乘经学,不会将艾富泰这样的人放在眼里。 可李治在此有教无类,却过了头。 虽然碍着陛下的面,再加上李治不断发明新鲜的、让他们不可思议的玩意,所以才让他们没有出头。 可此时,他们对孔颖达却是极为同情恻隐,这就是属于同类相惜了。 但李治却明白,甚么事情可以忍让,甚么事情不能忍让。 而今天这个事儿,就更不能退让。 父皇可以沉默,是因为他不愿去挑动与世家大族的纷争。 可若是孔颖达这样的人得寸进尺,对李庄传授大道、无情批判,那么自己的普及教育的大业,只怕要嘎然而止了。 所以,必须得让孔颖达尝到苦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