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陛下,你这是抬扛! 李世民却显得极不客气,而后狼视鹰顾、定定凝视孔颖达,一字一句道:"卿莫要忘了,先圣的谥号,是朕给的。" 孔颖达气得身躯直颤,他感觉自己受到了奇耻大辱。 因为陛下另一层意思是,如果陛下不想给,那么先圣也就不是先圣了。 可是对孔颖达来说,他的理解就完全不同了! 自己的祖先之所以能成为先圣,是因为自己的祖先开创了圣学,历朝历代的皇帝,不得不推崇有加,所以,这先圣之名,是孔家祖先靠实力挣来的。 这其实就是李世民和所有人的最大分歧,只是此时,甚是愤怒的李世民,却不想和孔颖达争论这些。 他虽是平日和颜悦色,表现出礼贤下士,可这一切,都是为了巩固皇权和大唐的根基,而不是让孔颖达这些人,借此机会,自抬身价。 李世民冷冷地道:"天下人都可以读书,凡有志读书者,朕都提倡他们学习。李治在此教授人学问,这不是他一人的主意,若是再有人敢在此胡言乱语,那么,朕也绝不客气,李治。" "儿臣在。"李治忙道。 李世民道:"明日,在这学堂之外立一碑石,上书朕方才的话,朕要瞧瞧,谁敢违背朕的意愿。" 李治道:"诺。" 李世民登时环顾四周,看着身边随扈的文臣武将,浑身上下散发着不容置疑帝皇霸气道:"诸卿可都听明白朕的意思了吗?还有谁有异议。" "陛下,~~" 此前想要说点甚么的郑玄同,他有一些话,不吐不快。 李世民却冷冷的看了郑玄同一眼,打断道,:"谁有异议,诛之!" 仿佛这一句话,终于有了效果,于是这明伦堂里,便格外的安静了。 除了某一部分人,心里对李治怒目切齿之外,仿佛,在此刻,再也没有人再敢多说一句话! 李世民长身而起:"该说的都说啦,孔卿,你好自为之。" 孔颖达面白如纸,他很想提起勇气,再争辩一点。 可今日陛下这面上的杀气腾腾,终于让他不得不乖乖住嘴。 于是他抬头看了李治一眼,只是此次,这眼神里,不再只是轻视了。 却在此时,李世民蓦然又道:"是了,朕还想着一件事,今日非要说个明白不可。" 李世民的话,大家都安静地看着李世民,等待他接下来的发话! 李世民登时道:"朕观艾富泰,倒是可造之才,他数月时间便能诵读诗词,实是不可多得,尤其是他对诗词的理解,堪称玄妙。" 李世民此刻,正是心头火热。 他甚至在想,朕应该多作一些诗词,好让庶民草根们好好学习才是。 而至于诗词的阅读理解,更让李世民心里踏实笃定。 他是皇帝,任何一个皇帝,都希望树立自己的权威,这是大唐未来能够稳定的基础。 也即是所谓的万世基业。 世家大族们想要垄断学问,他们何止是看不上艾富泰,只怕连朕,他们也看不上。 而这小九儿和他的奶爸,仿佛是为朕寻到了一条可以试行的新大道! 世家大族太猖狂了,已经猖狂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此次,一定要狠狠的敲打。 可敲打他们,却是不容易。 因为这些人早已历经千百年的时间,用联姻、师生、同乡、故吏以及郡望、土地、奴仆等无数的东西,编织了一张无懈可击的巨网,在任何一处对巨网的敲打,都会引发这巨网,齐心协力、巨大的反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