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世民仔细打量着长孙皇后的脸色,"朕还以为你会担忧呢,没想到你居然一点都不担忧!" 其实在皇后告退的时候,他分明从皇后的脸上看到了担忧的神色,奇怪的是这才过去没多久,怎么皇后的脸上一点担忧的神色都没有? "一开始臣妾心里是有几分担忧的,刚才问稚奴觉得陛下东征有几分把握,他居然说有十成的把握,臣妾心里的担忧也就不翼而飞了!"长孙皇后笑言。 李世民心里有些吃味,"哦?小九儿居然说朕东征有十成的把握?" 他一直信心满满,结果皇后还是感到担忧,怎么小九一开口说有十成的把握,皇后就不担忧了? 长孙皇笑着解释道:"稚奴说大唐的国力胜过前隋,而且气球、火~炮、火~枪都是攻城利器,抛开这些都不说,隋炀帝东征和陛下东征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 "哦,最大的不同,是甚么?"李世民的胃口被吊起,好奇的问。 "就是陛下您啊!论兵法韬略,隋炀帝就是拍马也追不上陛下啊!"长孙皇后嫣然笑言。 李世民一愣:"哦?小九儿真是这么说的?" 长孙皇后笑着点头道:"当然是这么说的,一个字都没漏!" 李世民心花怒放了,说实话,若是一般的臣子拍马屁,李世民还真没有甚么感觉。 但是像自己儿子李治这样的、才华盖世又不怎么拍马屁的人,蓦然拍起马屁来,那才让人受不了呢! "他还特意说了,他这可不是拍马屁,说的都是比真金还真的实话!"长孙皇后笑言。 李世民大笑:"小九儿说的没错,论兵法韬略,杨广确实拍马也追不上朕!" 这话说的很傲气,当然,李世民也确实有这样的底气。 "小九儿还说了什么?"李世民笑着问。 难道李治拍的马屁,他听的有点不过瘾? 不对,李治这不是拍马屁,这是在真话真说,比真金还真的话。 长孙皇后就等着皇帝问呢,继续笑言。 "稚奴还说,隋炀帝三次东征都动兵百万,征夫无数,用力过猛,又徒劳无功,这才动摇国本。 稚奴觉得东征高句丽根本用不到那么多大军,十几万也就够了,纵然不能覆灭高句丽,也能大胜而回! 他说神策军参谋部推算过,只出动他们六万多神策军加上部分边军,打高句丽都能大胜而归。 他还重新提起了那天在太极殿说过的,只要他学好了格物,灭突厥、平西域、征高句丽,那都是小事儿。 所以稚奴觉得有十成十的把握。" 还有一句话长孙皇后没说,那就是万一徒劳无功,也不会动摇国本,因为只动兵十几万,大唐完全可以承受的起。 长孙皇后之所以说这么多,完全只是想探探皇帝的口风。 因为李治说动兵十几万就够了,这让她心里很是迟疑。 终究隋炀帝动兵百万都徒劳无功,而大唐只动兵十几万,真的能行吗? 所以,长孙皇后心里犹豫矛盾,一方面是不想动兵太多怕动摇国本,另一方面却又怕动兵太少战事失利。 其实,她觉得最理想的方法是,择一大将带十几万大军出征高句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