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玄策、薜仁贵、郑仁泰高兴的回去了,回去作好各种物质准备,因为他们估摸着辽东的急报马上就要到了。 不止王玄策、薜仁贵、郑仁泰这么觉得,朝中的大将们都这么觉得,纷纷上书请求出征。 他们觉得不能一直等辽东急报来了再出征,那么等到大军赶到辽东时,甚么黄花菜也都凉了! 等到那时候高句丽的大军,说不定早就攻占了数座城池了,就算攻占不了城池,那也会烧杀抢掠、大唐损失惨重。 所以,根本就不需要等候辽东急报,直接出兵干就完了。 对于上书请战的奏折,李世民当然嗤之以鼻、统统不予理会,出兵啥啊,辽东现在根本没有战事,也不可能有急报,他现在只想提前准备粮草,可不想提前调兵去辽东。 程咬金、尉迟恭等人急不可耐地跑到了宫里,李世民只是表示,现在还不清楚辽东到底甚么情形,等急报到了再说。 程咬金、尉迟恭等人有点懵圈,陛下你咋么一点不急呢,还管辽东甚么情形呢,直接出兵、干就是了! 哪怕有辽东急报被送到了长安,辽东距离长安那么远,急报上的情况也至少是大半个月前的了,那还是迟了啊。 难道是陛下觉得辽东边军能抵挡的住高句丽大军进攻? 可是,大唐在辽东部署的兵力,也并不多呀,因为大唐的防御重心一直放在西部,高句丽和大唐虽然彼此戒备,但却一直没有爆发过大的冲突。 所以,程咬金、尉迟恭等人觉得,高句丽既然蓦然侵边,准备肯定充分,那辽东的守军,肯定很难抵挡的住。 辽东苦寒,高句丽的战力可是真心不弱,而且严寒困苦锻炼出来了他们坚强的意志,不然也不可能三次抵挡住百万大军的进攻。 退一步说,就算是辽东守军成功抵御住高句丽的进攻,那咱们也该出兵啊,被人打过来了一拳,即便是挡住了,那也该还回去啊! 而且还得是加倍还回去! 不能人家打来,挡住了就算了吧? 所以,程咬金、尉迟恭等人十分不解,为甚么一定要等下去? 但是皇帝都这样说了,他们也只好等下去,好在,辽东急报肯定很快就会到了。 于是乎,长安朝野上下,甚至长安百姓都在等待辽东急报。 等啊,等啊,等啊…… 一天,两天,三天,四天…… 怎么急报还没到呢? 朝野上下都等的急死了。 就连看守城门的守卫都有种望眼欲穿的感觉。 难道辽东的守军,真的能抵挡住高句丽大军的进攻? 可是,不对啊! 就算辽东守军,真的抵挡住了高句丽大军的进攻,那也肯定要向朝廷奏报啊。 和邻国发生了战争,这可是头等大事哇,没道理到现在还没动静啊! 难道是高句丽出兵动作太慢? 那就再等一等吧。 又是一天,两天,三天…… 这味道,不对啊,怎么都快要过年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