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帐公开,典范天下知-《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


    第(2/3)页

    这才投入了一万贯啊。

    可是这利润,根据有心人估算,未来数十年之内,将极可能地源源不断收入百万贯以上。

    一时间,长安震惊!

    无论是世家大族,还是那些官宦亦或者商贾,都在疯了似的打听。

    而李治,显然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有了这一步的效果,咱们才好走下一步棋啊!

    李格喜滋滋的跑来兑自己的分红,仿佛又觉得这分红太多了,带来的车马装不下。

    于是,讪讪然将欠条先收着。

    他寻到李治,却见李治在书房里,很用心提笔写画着甚么。

    李格笑容满脸:"九弟,你这瓷器有意思哈,哈哈,三哥见了账本,起初还不敢信,看了几遍方才知道,竟可盈利这么多,怎么能有这么多啊,这下子,咱们有钱啦,咦,你这是在做什么?"

    李治头也不抬,只道:"为陶瓷作坊扩产做准备,三哥看来精神很好嘛。"

    "有钱赚,哪里有精神不好的。"李格笑意盈盈道。

    李治抬头,很认真看李格:"近来物价上涨的很利害,听说父皇已严令三省六部平抑物价了,你可知道?"

    李治这话题转得有点快,不过李格倒没有感觉不妥,他已经习惯了这小九的思维乱跳。

    听李治问起这个,李格乐道:"是啊,父皇为此,连发了几道旨意,三省这里,可是费了老大的劲了,甚至还在东市和西市设了五均官。

    将这长安东、西两市都派驻了官员,各市设令,令、长皆兼司市,还说要下设交易丞五人,钱府丞一人。就是为了平抑物价之用的。"

    李治,瞠目结舌。

    卧槽!

    居然在长安城东市和西市都派驻了官员,自己竟还不知道?

    这手段不对呀,它难道不是东汉的王莽新政的手段吗?

    借官方平抑物价,监督商人们的交易,这简直是如出一辙啊!

    房玄龄和杜如晦,胆子够大的哇,居然敢这样玩?

    这做法,是必定失败、行不通的哇!

    不过仔细想想,他们如此做,也并不会令人觉得有多奇怪。

    这二人,你要说他们没有水平吧,那是不可能的,他们终究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名相。

    可他们的才能,也就只能来源于两方面。

    一方面是借鉴前人的经验,可前人,压根没有通货膨胀概念,哪怕是有一些物价飞涨先例,先人们平抑物价的手段,也是粗糙无比,效果嘛,只有天知道;

    因为几百年以来,只有钱荒,哪有过通货膨胀啊,想找先例,门都没有!

    而另一方面呢,则是来源于他们自己的经验,可这经验,他们也没有啊;

    从前的天下,一潭死水,根本不存在大规模商业贸易,在这个粮本位时代,也不存在任何金融知识。

    你让房玄龄和杜如晦去赈灾,他们懂,也在行;

    让他们去管理诉讼,他们也有一两把刷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