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泰看到李承乾抱着死去的如意就走了,心里感触良多,一是惊叹李承乾的胆魄,二是惊喜多多。 难道李承乾如此恣意任性妄为,都动摇不了太子储位吗?这怎么可以! 李泰假意难过、挑唆,"父皇,大哥怎么能这样,为了一个男宠,难道连父皇养育之恩、兄弟同胞之义都抛到了脑后吗?" 说不感到心寒那是假的,李世民冷冷下令道:"去查一查,这个如意到底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两仪殿终于恢复了宁静,但是整个皇宫却仍然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 笔墨纸砚还有奏章,都已经被侍奉太监,重新整齐的摆在了御案上,李世民默然的坐在御案后。 长孙皇后袅袅款款而来,站在了李世民的身后。 长孙皇后从后面抱住了李世民的头,一边轻柔按摩,一边柔声道,"二郎,不要再生气了!" "朕已经不气了,朕只是感到失望,从朕登基那一天起,朕就下定决心将高明培养成为一个优秀的继承者,朕付出了那么多心血啊!"李世民悠悠道。 长孙皇后当然能理解皇帝、为甚么失望了,她也知道皇帝、为甚么那么坚定地、要将高明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储君。 因为玄武门之变,一直是陛下、扎在心中的一根刺很难拔出来,他不想大唐再上演这种流血政变,不想大唐再出现兄弟相残的惨事。 而李承乾身为嫡长子,又自小聪慧仁孝,是理所应当的储君人选。 李世民已经为大唐竖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他想为大唐再竖立一个好的榜样。 长孙皇后心如明镜,十分理解,也十分支持。 "高明从小就聪慧仁孝,他也只是一时为妖人所惑,等时间长了,他会想明白的,二郎正是鼎盛之年,还有足够的时间慢慢教他!"长孙皇后温声宽慰道。 这话没错,李世民颔首同意,迟疑片刻,问:"高明怎么样了?" 长孙皇后十分无奈道:"唉,真是孽缘啊,臣妾看的出来,他心里很难受,他对那个男宠是真的动了感情。他没说甚么,只求将如意厚葬,臣妾答应了。" 李世民点头,既然如意已经死了,那厚葬了也没甚么关系,就不必再打击太子刺激他了。 "陛下,现在就不要再逼他了,给他点时间让他好好反省,好不好?"长孙皇后在李世民的耳边温声道。 李世民叹了口气点头:"那就先停了他的学业,让他休息、休息,给他一个月吧。" 姚公公回来禀报:"启禀陛下,已经查清了如意的来历。" 李世民急不可待的问:"是谁把如意送到了东宫?" 姚公公恭声道:"是荆王!" "李元景!"李世民口中一字一顿蹦出这三个字,声音之中带着彻骨的寒意。 就连一向温婉的长孙皇后目光之中都透着冷焰,他的儿子为何变成了这样? 李元景就是罪魁祸首,都是李元景带坏了李承乾,都是李元景造成的! 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自己的孩子永远是好的,有过错也是别人造成的。 即使是长孙无垢贵为皇后,也不能免俗! 李元景难道是朕的冤家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