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治将这一摞欠条郑重其事的交给房玄龄,很是真挚的道:"房相,戴尚书,这是陛下的意思,而小九也有一些私心。 你看,我带来了三万贯钱,这三万贯,可是我晋王府的棺材本啊!" 很努力的,李治挤眼泪,可就是挤了半天愣是没一滴泪出来,可见李治是个不擅矫揉造作,品质高尚的人。 李治情深意切道:"既然房公和戴公要去购买丝绸,一万贯是买,三万贯,也是买。 我这另外的两万贯,就请二公也一并带上,顺带,给我们晋王府也采买一万三千匹丝绸吧。 加上陛下要购置的六千多匹丝绸,总计是一万九千五百匹,小九我没有算错,对吧? 若是还有多余零头,小九我怎么能让二公空跑一趟呢,这余钱,就当是孝敬给二公喝茶了。" 房玄龄从李治手中接过这一摞子的欠条,一时无语。 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玄而又玄、不可名状啊! 他虽然一点儿也想不明白,可现在陛下下了口谕,他却不得不遵令执行。 于是朝李治点了点头:"备车吧。" 于是乎,房玄龄这一行人自长安乐呵呵的来,才过一会儿,却又灰溜溜的回长安了。 这一路上,所有人都不吭声,各自坐在车中,心里暗绰绰地揣测陛下心思。 陛下越来越看不透了啊。 这又是奶爸出了什么妙策了吗? 而且,现在天色不早了,陛下让我等去采买,这只怕天黑才能回,难道陛下一直待在盐田湖里候着我们? 我等是甚么人,现在竟成了下等的商人。 于是,房玄龄和戴胄等人都在心里暗暗郁闷。 众人一齐到了东市,戴胄为了节约时间,早就让这东市的交易丞钱彦在此候着了。 钱彦又见到房玄龄等人,吓的半死,这可是宰相啊,于是忙是行礼:"下官不知诸公莅临东市,未能远迎,实在是……" 房玄龄阴着脸,直接了当就问,"哪里是丝绸铺子?" 钱彦于是忙道:"诸公请。" 他领着这房玄龄等人到了一排全是丝绸铺的长街:"这数十家铺子,都是长安城里的老字号,一直都经营丝绸的,房公,只是不知、不知……" 房玄龄不再犹豫,领头直接进了一个铺子,后头的人呼啦啦的一齐跟上。 铺子里头的掌柜,仍是涛声依旧,还是有一搭没一搭的站在柜台后头,对于客人一点也不热心。 他低着头,装出一副认真看账目的模样,听到有客人进来,也不抬眼瞧客人。 "喂。"戴胄端着官架子:"你这丝绸多少钱一尺?" 掌柜理都不理他,依旧低头看着帐本,嘴里却只道:"三十八文一尺。" "好,你这里有多少货,我全要了。"戴胄有点着急,他要赶着回盐田湖复命呢。 掌柜一愣,却是以怪异的目光、似笑非笑的看着众人。 直到他看清楚了众人气质衣着,显是非富即贵,才露出了牵强的笑容:"呃,你们要买丝绸?" 戴胄黑着脸,"正是,你还啰嗦甚么,我们有大买卖给你。" 掌柜则用一种更加怪异的目光死死盯着他们,良久,才吐出一句话:"抱歉,本店的丝绸已经卖光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