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到了此刻,高建武哪里还不明白那些将领们心思,无非就是想隔岸观火! 虽然他是王上,是正统,但是渊盖苏文却握有十几二十王大军,想必他们也看的明白,他们难以抵挡叛军,觉得渊盖苏文兵变成功的可能性不小,所以才抽身事外。 这些墙头草! 毫无忠义之心! 难道这满朝上下,居然连个忠臣都没有吗? 听到各郡的兵马都拒绝奉旨入城平叛,高建武才真的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 怎么办? "立即传旨给各郡兵马,只要率军入城平叛,全部官升三级,全都重赏,若是立下功勋,再行封赏,封王、封公、封侯皆有可能,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快快快,你们快去传旨,只要他们肯带兵入城平叛,甚么条件孤都可以答应!"高建武急声道。 随侍太监们赶紧去拟旨,侍卫们匆忙去传旨。 有侍卫慌慌张张跑来,惶恐道:"启禀王上,叛军已经攻到了宫门前!" 高建武沉声道:"告诉崔宗旺,还有将士们,务必坚守住,孤已经派人去传旨,调集兵马入城平叛,等勤王的兵马一来,叛军必将全部授首!还有,告诉将士们,只要立下功劳,孤都重重有赏!" 侍卫转身去了,有了王上的这些话就能安定军心。 但是高建武旁边的随侍太监们却无法安心,因为刚才发生的事,他们都听到了,根本没来勤王的兵马。 虽然王上又派人去催,而且许下了丰厚的封赏,但是能调来兵马勤王吗? 这谁也说不准啊。 况且,就算调来了兵马,就一定能击败叛军吗? 城里只有几万叛军,可是城外可还有十几万叛军! 在他们看来,王城根本就待不下去了,待在这里早晚得送命。 随侍老太监连忙道:"此地凶险,王上身负江山社稷,怎么能留在这里冒险?还请王上离宫暂比,等勤王的兵马击败了叛军,王上再回宫也不迟啊!" 勤王的兵马? 勤王的兵马都集中在了王城,若是此刻他离开了王城,那些亲兵的兵马必然倒戈,到时候他就真的众叛亲离大势已去了。 "孤身为王上,怎么能离开王城,那岂不是助长反贼的嚣张气焰?孤就要在王宫中,等着勤王兵马消灭叛军!孤要亲眼看着渊盖苏文的人头落地!"高建武恨声道。 "可是,王上,城外各郡的兵马也不一定能靠得住啊!而且,城外还有十几万叛军呢!只靠城外各郡的兵马,恐怕难以抵挡啊!" 随侍太监们苦口婆心道,"是啊,王上,大唐~军队将至,仓促迎战只能落败,现在王上暂避,到时候再和大唐和谈,就可以扭转乾坤了!" 高建武摇头,到时候再和大唐~军队和谈,到时候大唐~军队又岂会和谈,大唐皇帝,吃到嘴里的大肥肉又怎么可能吐出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