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百济王扶余璋不屑道:"高建武一向自命不凡,没想到却死在了自己臣子手中,真是死的窝囊啊!渊盖苏文这人一看就是叛徒无疑,若是在我们百济,早就该赐死了,哪里还容得他兵变?" "渊盖苏文是贼子逆臣,实是人人得而诛之,若是在我朝,他连做官为将的机会都不会有!"有大臣连忙道。 有大臣出列禀奏道:"王上,依臣之见,高句丽此次真的可能就亡国了啊!" "是啊,是啊,高句丽可真是踏进了鬼门关,就算最终击退了大唐~军队,那也是断肢求生啊!" "王上,这可是大好时机啊!新罗已经出兵连占了好几座城!" "观大唐此次东征,似乎有誓不吞并高句丽不罢休的架势,咱们若是出兵,那岂不是等于虎口夺食啊?王上,臣觉得应当慎重!" 一干大臣们在朝堂上吵吵嚷嚷,谁也说服不了谁。 扶余璋目光望向北方,仿佛看到了大片大片无主的城池土地。 "这是天赐给我们百济的良机,怎么能错过呢?大唐只有十六万兵马,打败了新罗之后,已经人困马乏,难道还敢对我们百济动兵不成?" 新罗和百济纷纷出兵攻占高句丽的城池,要痛打落水狗,无论是大唐~军队将士还是高句丽人都知道了。 无论是李世民还是将士们对此都丝毫不介意,高句丽早已经被李世民视为囊中之物,谁吃了谁就得给我吐出来; 百济不来惹咱就算了,李治早就想找个好借口把百济也吞了呢。 渊盖苏文和高句丽的大臣们也没把他们放在心上,俗话说的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要击败了大唐~军队,想收拾新罗和百济还不容易? 绝对能打的他们哭爹喊娘! 也不能说他们没放在心上,而是没有精力也没有心思去考虑新罗和百济,因为大唐~军队已经浩浩荡荡的开近了王城。 旌旗漫卷,长枪如林,车辚辚、马萧萧,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着高句丽王城平壤进发。 整个平壤城的气氛压抑空前,虽然无论百姓还是朝臣都知道这一点早晚都会到来,但是当这一天真的来了,人们还是感到心慌不已。 自从渊盖苏文兵变之后大权独揽,对于城里的百姓倒是秋毫无犯,但是对于朝臣功勋们,渊盖苏文可没少举起屠刀,对于稍有异动的人,渊盖苏文都用铁血镇压,甚至不惜抄家灭族。 如此狠辣的手段很快就消除了平壤城所有的异议,就连各郡前来勤王的将领们也全都俯首称臣。 一方面是因为渊盖苏文手握重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唐~军队的步步紧逼,让大家不得不暂时放下异议一致对外。 所以,渊盖苏文虽然是兵变上位,但是却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朝野各方势力都整合在了一起,发号施令起来也是畅通无阻。 虽然渊盖苏文还没有登极为王,只是自封为大莫离支,但是却和真的王上一般无异了。 不过,渊盖苏文却没空去享受这种手握至高无上权力的美妙滋味,因为他必须要想尽办法击败大唐~军队,只有击败大唐~军队才能真正掌握这至高无上的权力。 如果无法击败大唐~军队,那这一切都不过是镜中花水月罢了。 所以,对于这即将到来的一场战争,渊盖苏文也是拿出了十二分的认真来对待,频频召集一干将领来商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