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国难-《这江山,寡人不要了》
第(2/3)页
不一会儿,殿内涌进了十几位大臣,年龄大的须发皆白,步履蹒跚,年龄小的,不过三十左右,他们个个面带愁容,神色焦急。
丞相,太尉,御史,参政,侍郎,长史等心怀家国的臣子全都到了这里。
“臣等,参见公主殿下。”所有人跪在地上,向永安深行一礼。
永安哪里受得了如此重的跪拜,连忙上前扶起已过耳顺之年的丞相王启和:“快快请起,不必多礼。”
王启和在永安的搀扶下颤巍巍起身,身后众人也都跟着起来。
王启和再次向永安行了一礼,字字饱含深情:“此值危急存亡之秋,纵使我国将士浴血奋战,终究不敌大鑫人的铁骑,关中八州尽丧敌人之手,哀鸿遍野,血流成河,民不聊生,国难已然来临。”说到此处,王启和声泪俱下。
永安听闻此言,心中酸涩,红了眼眶。
周围臣子动容,以袖抹泪。
王启和哀叹一声,继续说道:“臣等终日候在永和殿外,恳请陛下召见,可陛下日夜笙歌,与后宫嫔妃饮酒作乐,几日来,臣等未见陛下一面,身为臣子,未能进尽忠言,使陛下圣听贤明,老臣心中有愧。”两行泪在他沟壑纵横的脸上滑落。
“王兄近日连本公主也拒在殿外。丞相大人心系家国,忠心可鉴日月,永安闻言,不胜感激,倒是南宫家有愧于大人。”永安以宫中最高仪礼向王启和表示感激。
“公主折煞老臣了。”王启和率众人再次跪于地上,“若再无抗敌之策,南周便有亡国之危,故,臣等斗胆,求公主殿下向赤炎白逸将军修书一封,请他念在你们二人夫妻的份上,求赤炎王派兵支援南周,如此,方有一线生机。”
“本公……”一听到白逸二字,永安心中再次泛起涟漪,她已和他决绝,如今,还有何脸面去求他。
“老臣知道公主有为难之处,臣等斗胆请求公主念在天下苍生的份上,请赤炎派兵支援。”
“求公主念在天下苍生的份上,请赤炎派兵支援。”跪在殿内的所有大臣附和,言辞恳切,将全部希望寄托在永安身上。
永安握紧了双拳,眼眸中的神情复杂,心中一时慌乱不已。
“公主。”王启和放大了声音,“愿公主以天下苍生为念。”如果说方才全是恳求,这一句带了些许胁迫,以天下苍生的安危胁迫永安。
永安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了双眼,心中涌过万千思绪,真的要写吗,真的要放下仅剩的自尊和骄傲吗?可她身上流的终究是南宫家的血液,住在这妸庞宫里,便要心系天下百姓,为他们的安危思虑。
想到这儿,永安转身迈开脚走向一旁的书案,那几步,她走得沉重而艰难。
摊开锦帛,蘸墨提笔,努力稳住心绪,可那颤抖的手无论如何使力都无法让其停止。
如若细看,定能发现字迹里的异常。
“将军,永安惭愧,自知无颜写信于尔。如今南周有难,生灵涂炭,吾身为南宫家人,无法忍视苍生受难。吾知赤炎与南周如手足之亲,又知炎皇宽厚仁爱,愿将军念吾一片赤诚之心,恳请炎皇派兵支援,吾国上下,定会日日感念贵国恩情。将军恩情,永安,也将不胜感激。”
这些,是永安此生写过最难的字,写出这一百来字,便已是极限。
永安拿起锦帛,转身向前送到王启和手里。
王启和激动地从永安手中接过,双手颤抖着,审视了许久,虽然对永安的文辞不甚满意,但还是欣喜不已:“南周有救了,有救了……”
王启和老泪纵横,身后的大臣也是激动不已:“臣等感激公主深明大义。”
永安微微点头:“去吧。”
“臣等讨扰公主许久,心中惭愧,这就告退。”
看着浩浩荡荡的一行人走出大殿,永安退后几步,瘫坐在书案后,自嘲般笑了起来。
……
第(2/3)页